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04 03:53:28
文档

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通过固态电解质迁移到负极材料中,并在那里嵌入到负极材料的晶格中。相反,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嵌,再次通过固态电解质迁移回正极材料中。这个过程中,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固态电解质的使用带来了多重优势。首先,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这意味着锂离子能够更快速地在正负极之间迁移,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其次,固态电解质具有较低的界面电阻,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性能。此外,由于固态电池没有液体电解液,因此它从根本上消除了电池漏液、起火甚至爆炸的风险,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推荐度:
导读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通过固态电解质迁移到负极材料中,并在那里嵌入到负极材料的晶格中。相反,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嵌,再次通过固态电解质迁移回正极材料中。这个过程中,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固态电解质的使用带来了多重优势。首先,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这意味着锂离子能够更快速地在正负极之间迁移,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其次,固态电解质具有较低的界面电阻,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性能。此外,由于固态电池没有液体电解液,因此它从根本上消除了电池漏液、起火甚至爆炸的风险,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和电荷转移,这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有相似之处,但关键的区别在于固态电池使用了固态电解质而非液态电解质。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通过固态电解质迁移到负极材料中,并在那里嵌入到负极材料的晶格中。相反,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嵌,再次通过固态电解质迁移回正极材料中。这个过程中,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

固态电解质的使用带来了多重优势。首先,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这意味着锂离子能够更快速地在正负极之间迁移,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其次,固态电解质具有较低的界面电阻,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性能。此外,由于固态电池没有液体电解液,因此它从根本上消除了电池漏液、起火甚至爆炸的风险,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举例来说,上汽智己L6作为全球首款搭载量产“超快充固态电池”的车型,其固态电池不仅在同等重量下电量超出了同类电池30%以上,还展现了卓越的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安全性能。这正是因为固态电池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固态电解质的应用所带来的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固态电池有望在电动汽车、移动设备、能源存储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档

固态电池的工作原理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通过固态电解质迁移到负极材料中,并在那里嵌入到负极材料的晶格中。相反,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嵌,再次通过固态电解质迁移回正极材料中。这个过程中,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固态电解质的使用带来了多重优势。首先,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这意味着锂离子能够更快速地在正负极之间迁移,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其次,固态电解质具有较低的界面电阻,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性能。此外,由于固态电池没有液体电解液,因此它从根本上消除了电池漏液、起火甚至爆炸的风险,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