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参与磷脂的合成,有助于脂肪从肝脏中顺利运出,对预防脂肪肝有利。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控制食用油的摄入,而是要合理适量地选择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用油,如葵花籽油、豆油等。
糖尿病:现代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生并非单纯由于摄入糖过多,而是与总热量摄入过高有关。因为脂肪的热量密度较高,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两倍多,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食用油的摄入量。临床上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20克食用油。
胆囊炎、胆石症和胰腺炎:高脂肪食物会促进胆囊素的分泌,导致胆囊收缩,引起疼痛。胆囊炎时,胆汁分泌障碍,脂肪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脂肪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食用油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在每天20克以下,同时要限制含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油炸点心、肉类、海鱼、动物内脏、蛋黄等。如果胆囊炎、胆石症或胰腺炎急性发作,需要完全禁食或禁食脂肪。
慢性腹泻和便秘:有些人可能会经常出现腹泻或便秘,这两种情况需要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慢性腹泻患者的饮食应低脂少渣,每天脂肪总量控制在40克左右,食用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脂肪过多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刺激胃肠道蠕动,导致腹泻。便秘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食用油的用量,但还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综上所述,患有以上疾病的人群在烹饪时应尽量采用清蒸、炖、煮等方式,避免使用先油炸再烧制的方法。这样的改变不仅有助于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还能让生活方式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