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藏传佛教文化中,流传着一种寓意深远的图案,被称为“四和合”。这个图案描绘了一头大象站立在大树旁,象背上站着一只猴子,猴子背上的则是兔子,兔子背上又是一只小鸟。这种构图蕴含着敬老及和睦共处的意义。
“四和合”图的灵感来源于《佛陀本生经》中的故事。故事中提到,古印度邦国“卡舒嘉耶”曾经历长期战乱,但有一年百姓得以安乐,战争平息。国王因此感到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福泽惠及了整个国土。然而,一位智者告诉他,百姓的安乐其实是由于谷中四灵兽和合共处的功德感召。
国王于是亲自带领侍从前往谷中探查。在那里,他看到了一只大象立于大树旁,大象的背上站着一只猴子;猴子又背负着一只兔子,兔子的背上坐着一只小鸟。智者解释说,这四只动物的坐相象征着敬老和和睦的意义。
小鸟是故事中的先住者,它为山谷中的种子施肥,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当树木长成枝叶茂盛的状态时,兔子得以享用这些果实。待果实成熟结成果实时,猴子可以享用它们。最终,大象成为山谷中的最后入住者,它得以在大树的阴凉下生活。国王听后深受感动,下令全民学习敬老及融洽共处之道。
小鸟、兔子、猴子和大象分别代表着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他的三位亲近弟子——阿难、舍利弗和目犍连尊者的过往生。
这种“四和合”图案不仅在藏传佛教中广泛流传,也被视为一种象征,提醒人们要尊重长辈,维护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