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邹忌的相国,他才华横溢、仪态出众。据《战国策·齐策一》记载,邹忌曾与一位名叫徐公的男子比美,但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2. 徐公,是齐国城北公认的美男子。在《战国策·齐策一》中,邹忌以自己与徐公的比较为喻,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实行德政。
3. 邹忌对自己的外貌非常自信,但当他与徐公相比较后,却感到自愧不如。他甚至询问自己的妻子和妾室,她们都认为邹忌比徐公更美,这反映出她们对邹忌的爱戴和敬畏。
4. 当一位客人来访时,邹忌又问客人自己与徐公谁更美,客人同样回答邹忌更美。但第二天徐公来访,邹忌仔细打量后,发现自己的确不如徐公美丽。
5. 邹忌在夜晚反思,意识到妻子、妾室和客人之所以认为自己美丽,是因为他们各自有私心、畏惧或有所求。邹忌由此向齐威王进言,指出王的蔽盖之重。
6. 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下令奖励那些能当面批评国王过错的人,以及上书进谏的官员和民众。这一政令初下时,许多人都来进谏,宫门前和市集都像市场一样热闹。
7. 然而数月之后,虽然还有人偶尔进谏,但已经不如初期那般频繁。到了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了。
8.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纷纷朝见齐国,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