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被认为是宋代第一书法家,黄庭坚称赞他:“本朝善书,自当推苏轼为第一。”然而,若论及对后世书法的影响,米芾的作用或许更为显著。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晚年又称海岳外史、鹿门居士,山西太原人,后迁江苏镇江。他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深厚的传统功力,被尊为“米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文章影响深远,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苏轼的书法以行书和楷书见长,笔法肉丰骨劲,风格跌宕自然,展现出“大海风涛之气”和“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他的书法作品,如《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均传世并被后人赞誉。
米芾的书法成就在宋代尤为突出,他精通诗文,擅长书法,精于鉴赏,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尤其是行书,被认为超过了苏轼和黄庭坚。米芾自称其书“集古字”,对古人的笔法和章法有深刻的理解。他的书论著作有《书史》、《海岳名言》等,展现了他卓越的鉴赏力和独立的书法见解。
从现存的米芾手迹来看,如《苕溪诗卷》、《蜀素帖》等,均展现出他“刷”字的特点,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米芾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明代大家,如文徵明、祝允明等,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总结来看,苏轼在宋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米芾则在传统功力和书法创新上对后世影响更大。两者都是书法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