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是核心内容。消费者理论包括马歇尔需求函数、希克斯需求函数等概念,以及Roy恒等式、间接效用函数、支出函数等工具。其中,L型、完全替代型、C-D效用和拟线性效用是常用的效用函数类型,而间接效用函数与支出函数互为反函数。斯拉斯基方程用于推导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分析包括给定收入与给定禀赋两种形式,以及在劳动供给、消费和储蓄中的应用。从价税、从量税和一次总付原则等税收制度也是重要的分析工具。
显示偏好与拉氏、帕氏价格指数的分析,揭示了替代效应恒负的关系。替代品和互补品的概念有助于理解商品之间的关系,而消费者剩余则衡量了消费者从商品中获得的额外收益。等价变动和补偿变动的概念,以及组合商品的分析,为消费者行为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
厂商理论方面,要素需求函数、条件要素需求函数、利润函数、成本函数和供给函数是核心内容。这些函数与消费者理论中的间接效用函数、支出函数、条件要素需求函数等相互对应。Hotelling引理和Shepard引理在分析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之间的推导关系,特别是在求规模报酬时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
完全竞争理论包括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分析了厂商个数、产量和价格的关系,以及规模报酬不变、严格规模报酬递减等条件。从量税、从价税、限制价格、支持价格、配额和关税等税收制度的福利分析,以及贸易政策的讨论,为理解市场机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
要素理论关注要素需求和供给构造,分析了买方垄断、最低工资、经济租、上下游垄断与一体化等问题。工会与厂商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及要素需求在垄断厂商和完全竞争厂商之间的差异,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市场失灵理论涵盖了外部性及其处理办法,如Pigou税、科斯定理和许可证市场等。公共地悲剧、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与萨缪尔森法则,以及兰姆赛规则与最优税制,为理解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
不确定性理论包括期望效用、普拉特系数、确定性等值以及保险分析等,为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CAPM理论和比较静态分析事件概率以及收入变化的影响,为理解不确定性在市场中的作用提供了工具。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了静态博弈、最优反应函数、拍卖、Hotelling模型、公共地悲剧、囚徒困境、古诺、勃兰特寡头等博弈模型,以及混合策略、子博弈纳什均衡、逆向归纳法等分析方法。这些理论为理解战略互动提供了丰富的工具。
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保险市场分析、信号理论、柠檬市场及其解决办法等议题。隐藏行为数学模型、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等概念,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