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出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在文中,张开老师通过对2015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新课标卷作文命题特点的分析,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
这种作文形式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旨在引导考生在真实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并通过多维度的比较进行说理论证,从而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具体而言,任务驱动型作文并非一种独立于材料作文之外的作文命题形式,而是对传统材料作文的一种改进,以更好地发挥试题的引导作用。
以2015年课标1卷为例,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一事件后,作文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再如2015年课标2卷,列出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事迹,要求考生表达对哪一种人物的看法。这两道作文题的材料叙述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并无二致,只是在写作要求上增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
由此可见,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并不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命题形式,而是对传统材料作文的一种改进,以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引导性。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种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在材料的基础上,明确要求考生完成特定的任务,从而使写作更加贴近实际情境,同时也更有利于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