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开头和倒数第二段都描写了同一景物,这样的描写起到了对比和衬托的作用。开头的景物描写,烘托了孩子心中美好的憧憬,而结尾的景物描写,则反衬了孩子内心的失落。这一景物描写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孩子心理的变化过程,也反映了故事的主题。
文中多次描写了紫罗兰,作者通过紫罗兰的美丽与引人注目,反衬出小瓜苗的不被注意。紫罗兰的美丽让人难以忽视,而小瓜苗则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小瓜苗的不易,也引发了对母爱忽略小生命的思考。
孩子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憧憬→心痛→补偿→失落。起初,孩子对母亲给予紫罗兰的关注满怀憧憬,但当母亲忽视小瓜苗时,孩子内心产生了心痛,随后试图用其他方式补偿母亲,然而最终却感到失落。
小说题目“忽略”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母亲只看到了紫罗兰的美丽,却忽略了小小的瓜苗;另一方面,母亲也忽略了孩子心中美好的梦想与憧憬。这种忽略不仅体现在对事物的关注上,更体现在对心灵的关怀上。
如果我是文中的孩子,我会对母亲说:“妈妈,您不仅看到了紫罗兰的美丽,却忽略了我心中的小瓜苗。请您多关注我的成长,多倾听我的心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