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03 14:18:39
文档

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首先,教师应正确认识地理素养这一概念,知晓什么是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作用?在明确相关问题后,教师就应自觉树立较强的概念意识,并将这一概念贯穿到教学始终。其次教师应将地理素养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素养对自己学习地理的重要作用,并自觉树立地理素养意识。例如,在学习了气候方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应该怎样应对及解决这一问题,若这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类又将面临怎样的危害?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后,教师就可引入“地理素养”这一概念——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和解决问题。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地理素养,还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推荐度:
导读首先,教师应正确认识地理素养这一概念,知晓什么是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作用?在明确相关问题后,教师就应自觉树立较强的概念意识,并将这一概念贯穿到教学始终。其次教师应将地理素养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素养对自己学习地理的重要作用,并自觉树立地理素养意识。例如,在学习了气候方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应该怎样应对及解决这一问题,若这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类又将面临怎样的危害?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后,教师就可引入“地理素养”这一概念——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和解决问题。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地理素养,还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所谓地理素养,即通过学习地理课程逐渐养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品格,具体而言,即指学习者可以站在地理学的角度,运用地理学的观点去观察和解决问题。地理素养包含很多内容,如地理知识、地理观念、地理学科能力、地理方法等等。培养学生地理素养能帮助学生更喜欢、更轻松地学习地理,因此,探讨怎样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应正确认识地理素养这一概念,知晓什么是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作用?在明确相关问题后,教师就应自觉树立较强的概念意识,并将这一概念贯穿到教学始终。其次教师应将地理素养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素养对自己学习地理的重要作用,并自觉树立地理素养意识。例如,在学习了气候方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应该怎样应对及解决这一问题,若这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类又将面临怎样的危害?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后,教师就可引入“地理素养”这一概念——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和解决问题。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地理素养,还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其次,教师应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给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创造良好条件。要保证课堂氛围良好、调动学生学习激情有多种方法,如讲故事、开展课堂小活动、小游戏等,教师在选择方法时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大气降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在教学时教师引入《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火烧葫芦谷的故事:诸葛亮使用计谋把司马懿的人马引进葫芦谷,计划采用火攻,但在最后关头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导致整个计划功亏一篑,这场大雨也浇灭了诸葛亮的雄心壮志,才有了后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叹!通过这个历史故事教师就可顺利引入问题:为何那时、那地会有一场大雨?大雨是如何形成的?引导积极思考、探寻答案。因为是熟悉的历史故事,所以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接着,教师应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效,使学生地理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发展和巩固。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有很多,教师在选择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例如,在《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通过“小组拼图抢答”的方式找出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和比较稀少的地区;然后就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世界气候相关知识,通过“自由选择居住地”的小活动展开分组讨论;接着教师就展示设计好的问题“你愿意居住在青藏高原地区吗?你愿意居住在南极吗?你愿意居住在四川汶川吗?你愿意居住在自己家乡吗?”最后教师就给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并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多样化的提问方法不仅能充分打开学生思维,满足不同学生的喜好和需求,充分展示各自的长处,还能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素养都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最后,教师应转变陈旧教学评价,促使学生多方发展。传统教学评价基本上都体现在考试和分数上,这样的教学评价很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情况,很容易让学生本有的优势逐渐被埋没,直接削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就必须转变陈旧的教学评价,多关注不同学生的优点,多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况,将知识与人文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例如,某个学生虽然考试成绩不理想,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强,这就是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可作为教学评价的加分项。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论述了培养初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几种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考虑教学条件、学生情况、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情况,采取最适合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文档

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首先,教师应正确认识地理素养这一概念,知晓什么是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作用?在明确相关问题后,教师就应自觉树立较强的概念意识,并将这一概念贯穿到教学始终。其次教师应将地理素养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素养对自己学习地理的重要作用,并自觉树立地理素养意识。例如,在学习了气候方面的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应该怎样应对及解决这一问题,若这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类又将面临怎样的危害?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后,教师就可引入“地理素养”这一概念——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和解决问题。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地理素养,还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