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课题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以校本研究为主,立足学校管理。这种研究从研究指向、研究类型、研究方法、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其特有的特点。然而,许多课题研究浮躁,注重形式,忽视过程,通常的做法是写几篇文章,找一些材料,东拼西凑,甚至拿过去的事情宣称解决了问题。这种研究缺乏创新,课题研究的内容应该贴近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范围不宜太高太泛,目标不宜太偏太全,研究的方法,以解决问题为主,只有实实在在,研究才有其真正的价值。
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障碍包括理论储备能力不足,科研能力弱,科研经验匮乏,学校领导重视力度不够,教师的时间、精力不够,除去备课上课,没有时间进行课题研究;主观障碍包括教育科研匠能力不足,搞科研是一项任务,没有自主性,积极性不够;有利条件包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教师团队的帮助。
课题研究有很多定义,今天讨论的是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真正的教育课题研究只有与教学实践联系,才能焕发出生命。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实际上是在高水平课题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强化日常教学中蕴含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证明,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最好方向的发展。同时,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研究的中心及理论支撑;二是要有具体的操作思路。这也是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通过课题研究使日常工作科研化。
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参与课题科研研究,是提高自己素质的有效途径。解决实践问题的需要,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教学和为、学生学习习惯、道德表现、学现管理模式等问题。有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科学化,系统化。有助于养成科研教学意识,做课题时要查阅大量资料,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教学观念,用新教育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并进行教学反思。
如何做课题研究?首先,选好课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选题的基本原则包括前瞻性原则,对象要新,视角要新;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选题要与客观实践相符,可实现;价值性原则,要有理论和应用价值,应该能够运用于教学实践,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明确性原则,选题能够准确反应各研究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伦理性原则。选课题从哪些方面入手包括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选择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选择代表教师工作中观、微观课题。
怎么样做课题方案?一个详尽的方案是课题研究的指导,方案制定好,课题就成功一半。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应该有如下要素:课题名称;课题研究问题提出;课题研究依据和假设;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步骤;课题研究对象;课题研究保障;课题研究成果预测;课题组成员的组成与分布;课题研究经费预算;课题研究资料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