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句话断句为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这句话的断句是基于古代汉语的语法和表达方式。古代汉语中,句子的结构比较灵活,常常使用省略句和紧缩句。在这句话中,可以看到其使用了省略句的形式,即“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和“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这里的“诸”是“之于”的合音,意思是“对于”。所以,“有诸已”就是“有之于己”,意思是“对自己有要求”,“无诸已”就是“无之于己”,意思是“对自己没有要求”。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的意思是,先对自己有要求,然后再去要求别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的意思是,先对自己没有要求,然后再去责备别人。
这种断句方式强调了君子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他们应该先要求自己做到完美,然后再去要求别人;先去掉自己的恶行,然后再去责备别人。这种做法符合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即先修身、再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