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身份的认定主要看你学历和工作经历,最主要还是看你的单位性质。
比如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去考取事业编制,那么就是干部身份。
如果考取公务员,就是机关行政编制。
如果去企业,那就是工人身份等。
社保里的个人身份指有本市城镇户籍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
首次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人员,须是本市非农户口,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就近就便到市、区各劳动事务代理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社保个人身份怎么确认:
1、社保中的工人和干部的身份区别是以在单位的工作性质划分的,并且在单位报备社保局时就已经划分好了的。
2、目前,干部和工人身份主要是在女职工退休年龄上的应用:法定退休年龄男性(不管身份)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至于病退、特殊工种退休等其他情况不在此列。
3、干部身份的认定会在档案中有所体现,建议一般做增员的的时候报“工人”即可。
判断自己是否属于干部身份还是工人身份,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个人档案,还有自己从事的工作岗位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在人才市场或者是人事局就是干部身份,在劳动局就是工人身份。
干部身份获得的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由人事或教育有关部门办理接收手续,其所在单位为其办理转正定级后是干部身份;
2.干部转业到地方后也具有干部身份;
3.经人事部门接收的留学人员是干部身份;
4.由地级以上人事部门审批办理录干手续(录干手续于2001年3月取消)是干部身份;
5.经公考招录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员是干部身份。
工人身份获得,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通过各级人力资源部门办理招工手续;
2.技校毕业生由劳动部门办理分配手续,其所在单位或劳动部门为其办理转正定级;
3.退伍军人安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