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杨振宁,这位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他于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一位数学家,曾在美国留学并任教于多所大学,包括西南联大。
2. 从小在数学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成长,杨振宁培养了坚实的数学基础。1938年,他进入西南联大,选择了物理专业,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
3. 1945年,杨振宁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并师从爱德华·泰勒。1948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展研究工作,并与李政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4.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该理论在后来由吴健雄等实验物理学家得到证实。因这一贡献,他们在1957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5. 尽管宇称不守恒理论广受赞誉,但有些物理学家认为,杨振宁更重要的贡献是他与罗伯特·米尔斯在1954年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该理论为量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奠定了基础,被一些人视为与经典力学及相对论相提并论的成就。
6.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关系后来出现裂痕,两人渐行渐远,至今仍是物理学界的未解之谜。他们的家庭背景和事业成就形成鲜明对比,杨振宁在1950年与妻子杜致礼结婚,杜致礼是杨振宁西南联大的学生,也是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的女儿。
7. 尽管杨振宁在美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始终心系祖国。1971年,他作为首位知名海外学者身份回国访问,并成功帮助好友邓稼先等科学家摆脱困境。
8. 回国后,杨振宁积极为祖国的科研和教育贡献力量,包括推动科普工作、建议创办中科大少年班、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等。
9. 2003年,杨振宁回国定居,并在2015年放弃美国国籍,全面回归祖国。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0. 作为物理界的巨擘,杨振宁不仅是中国之幸,也是世界之幸。他的成就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