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约翰·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是“尼米兹”级航母家族中的第七艘,为纪念美国参议员约翰·斯坦尼斯而命名。该舰于1991年3月开工建造,1993年11月下水,1995年6月开始在美国太平洋舰队服役。
2. 作为“尼米兹”家族中的佼佼者,“约翰·斯坦尼斯”号是世界上最大和生命力最强的水面舰艇之一。它能够执行攻击和反潜等多种任务,在美军20世纪末的军事行动中非常活跃。然而,其高昂的造价也引发了争议。该航母的战斗群总采购费用高达150亿美元,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经费需求接近330亿美元,不包括现代化改装和报废等费用,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财政负担。
3. 斯坦尼斯号是一艘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名称是“斯坦尼斯”,级别为“尼米兹”,编号为CVN 74。其动力装置包括2座通用电气公司的A4W/A1G压水堆、4台蒸汽轮机、194000千瓦以及4台应急柴油机和8000千瓦的发电能力。它的宽度和吃水分别为40.8米和11.9米,总长达到332.9米,航速超过30节。该舰于1991年开工,1993年下水,1995年服役。舰载飞机共78架,包括F-14D、F/A-18、EA-6B、E-2C、S-3B、ES-3A、SH-60F和HH-60H等型号。
4. “斯坦尼斯”号的动力装置由2座通用电气公司的A4W/A1G压水堆和4台蒸汽轮机组成,反应堆热效率为25.6%。其配备的是最新型的C-13-2型弹射器,并在直角甲板和斜角甲板上各设有2座。斜角甲板着舰区装备有4道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机库长208米,宽33米,高约8米。舰载机联队总数约为80架,紧急情况下可搭载100架。
5. “斯坦尼斯”号装备有3座“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和4座“密集阵”近防系统。其电子设备包括SPS-49(V)5和SPS-48E(V)对空雷达、SPS-67V对海雷达、LN-66导航雷达以及MK-99火控雷达。电子对抗设备包括4座MK-36干扰箔条发射器和SLQ-36拖曳式鱼雷诱饵。
6. “斯坦尼斯”号的生存力极强,舰体采用高弹性钢,并设有纵向隔舱和水密横隔壁。舰上设有30个损管队,并配备了泡沫消防装置。舰员编制为5984人,其中包括2800名航空人员。舰上生活设施齐全,包括邮局、电台、电影院、百货商店、照相馆、洗衣房、医院等。
7. “斯坦尼斯”号的作战准备能力惊人,其舰载机控制空域和海域可达上千公里,自身一昼夜机动可达500海里。舰载机可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战斗巡逻,每天可出动超过200架次的飞机。载机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作战任务。
8. “斯坦尼斯”号战斗群包括阿利·伯克宙斯盾驱逐舰、提康德罗佳宙斯盾巡洋舰、2至3艘攻击核潜艇、一艘补给舰以及反潜舰。具体舰艇名称虽不详,但舰艇配置并非固定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