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节,传统上被认为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个节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亦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亦即七夕节,民间相传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这一浪漫故事历经千年传承,成为富有韵味的爱情传说,现今人们也将这一天视为中国的“情人节”。
据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她以织布为业,每天为天空编织美丽的彩霞。然而,她厌倦了天界的单调生活,私自下凡与河西的牛郎结婚,过上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天帝得知后,将织女召回天界,并规定他们每年只能在农历七月七日通过鹊桥相会一次。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成群的喜鹊聚集起来,搭成了一座横跨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得以相会。
七夕节的民间习俗包括:
1. 香桥会:在江苏宜兴,每年七夕,人们会聚集一堂,搭建香桥。香桥是用裹头香(用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桥,装饰以五色线制成的花朵。夜晚,人们祭拜双星,祈求福祉,随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牛郎织女已经走过香桥,喜相逢。
2. 斗巧:七夕时的斗巧活动,用以判断女子的手巧与否。主要的斗巧方式包括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
3. 穿针乞巧:女子们通过比赛穿针来乞求巧手。她们用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快,就被认为乞到了更多的巧,而穿得慢的人则被称为“输巧”,需将礼物赠给穿针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