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斗兽场的设计独特而巧妙,看台由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构成,每层有80个拱,形成了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这些拱廊不仅美观,还起到了支撑和分隔空间的作用。最上层则是一堵50米高的实墙,为观众提供了安全的观看环境。
看台的设计十分人性化,它逐层向后退,形成了阶梯式的坡度,使得每个座位的视野都非常好。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方便观众进出。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使得室内光线充足,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表演。入场时,观众们会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先找到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再沿着楼梯找到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这种设计使得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5万人,但入场时却不会出现拥堵和混乱。
斗兽场的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许多洞口和管道,这些设施不仅用于储存道具和牲畜,还可以用来存放角斗士。当表演开始时,他们会被吊起到地面上,为观众带来惊心动魄的演出。此外,斗兽场还具备巧妙利用输水道引水的功能。公元248年,为了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斗兽场曾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了一个湖,成功表演了海战的场面。
罗马斗兽场不仅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更是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它的独特设计和功能布局,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观赏需求,还保证了表演的顺利进行。即使在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斗兽场设计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