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体器官捐献会给家属什么样的补偿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10 16:10:17
文档

人体器官捐献会给家属什么样的补偿

在这个社会上,有不少人因为患重病等原因,自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就想在死前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行为,那就是希望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如果有人在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那捐献者将是十分伟大的。既然连自己的器官都捐献出来了,那么是否有什么待遇呢?根据了解,器官捐赠一般是无偿的,但实际情况下可能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总得来说,遗体捐献国家没有补偿。和献血一样,捐献遗体也是人道、博爱、奉献的崇高举动。不过大家要注意,民法典明确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权决定捐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出人体捐献的有效同意,这体现了对他们的保护。
推荐度:
导读在这个社会上,有不少人因为患重病等原因,自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就想在死前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行为,那就是希望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如果有人在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那捐献者将是十分伟大的。既然连自己的器官都捐献出来了,那么是否有什么待遇呢?根据了解,器官捐赠一般是无偿的,但实际情况下可能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总得来说,遗体捐献国家没有补偿。和献血一样,捐献遗体也是人道、博爱、奉献的崇高举动。不过大家要注意,民法典明确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权决定捐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出人体捐献的有效同意,这体现了对他们的保护。

捐赠器官者家属可以得到什么赔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只是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器官捐献家人一般是不会有福利的。因为器官捐献一般是无偿自愿的,但是可能会给予家人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殓葬费用等。因为器官捐献的登记、分配、保存、器官的获取等都会涉及必要的经费需求,考虑到器官捐献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负担和捐赠者的困难,所以提供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
在这个社会上,有不少人因为患重病等原因,自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就想在死前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行为,那就是希望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如果有人在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那捐献者将是十分伟大的。既然连自己的器官都捐献出来了,那么是否有什么待遇呢?根据了解,器官捐赠一般是无偿的,但实际情况下可能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
总得来说,遗体捐献国家没有补偿。和献血一样,捐献遗体也是人道、博爱、奉献的崇高举动。不过大家要注意,民法典明确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权决定捐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出人体捐献的有效同意,这体现了对他们的保护。
器官捐献的申请首先是在当地的红十字会,主要程序如下:
1、咨询:捐献者首先应了解器官捐献的相关情况;
2、登记:所有的器官捐献者都必须满足自愿、无偿、死亡这3个条件。有关器官或组织功能良好,没有感染艾滋病或其他严重传染病,没有癌症(除原发性脑肿瘤)者,一般都适合捐献器官;
3、签字:捐献者填写《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
4、《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填写完整后由捐献者本人或委托他人交到当地红十字会,并携带捐献者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并经公证处公证;
5、《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一式两份,红十字会审核后盖章,一份存档,一份交给本人或委托人自行保管;
6、时间:因器官捐献有较强的选择性,病人病情恶化后请电话告知红十字会,病人逝世后,以最短的内电话通知红十字会及接收单位;
7、用途:器官的利用严格遵照捐献人的意愿,用于人道主义救治病人,不可进行其他营利性使用。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第七条 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资源、无偿的原则。
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
第八条 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
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

文档

人体器官捐献会给家属什么样的补偿

在这个社会上,有不少人因为患重病等原因,自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就想在死前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行为,那就是希望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如果有人在死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那捐献者将是十分伟大的。既然连自己的器官都捐献出来了,那么是否有什么待遇呢?根据了解,器官捐赠一般是无偿的,但实际情况下可能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总得来说,遗体捐献国家没有补偿。和献血一样,捐献遗体也是人道、博爱、奉献的崇高举动。不过大家要注意,民法典明确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权决定捐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出人体捐献的有效同意,这体现了对他们的保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