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满1年,增加相同金额。
无论缴费年限有多长,所有缴费年限,每一年增加的金额都是一样的。缴费年限满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元,也就是说15年,每满1年增加3元,30年,同样每满1年增加3元。
采用区间调整,工龄越长涨得越多。
而大多数地区的工龄调整,采用的则是区间调整,这个方法和每满1年,增加相同的金额不同,或者说这个方法更重视工龄的价值,因为工龄越长涨得越多。15年以下,每人每月增加45元;15年以上,每增加1年,增加3元。
参保地区不同,调整的金额也不同。
目前,只有西藏采用的是这种方式,这也主要和西藏不同地区的环境艰苦程度差别很大有关。
西藏按艰苦程度分为三档进行调整,二类、三类、四类地区退休人员。
二类地区每满1年,增加5元;
三类地区,增加6元;
四类地区,增加7元。
可以说工龄越长增加的金额越多。
工龄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一般工龄,一种是连续工龄。在不同情况下,需要看不同的工龄。
一般工龄,也就是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工龄“,即参加工作、缴纳社会保险的年限。一般工龄越长,参保年限越长,个人累计缴纳养老金年限越高,则退休后领到的基本养老金越高。明白了吧,一般工龄和养老金挂钩,计算一般工龄基本就是按照缴纳社保的年限。连续工龄,这个与我们在某个企业或公司就职期间的福利待遇息息相关,比如带薪年休假、探亲假、计发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等。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连续工龄。连续工龄更多的体现的是雇佣关系,从职工为企业工作开始,按理就应该随之计数。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很多用人单位不与职工签订用人合同,那么,是不是就不计算工龄呢?并不是,职工只需要保存能够证明雇佣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单等等,就可以在出现纠纷时为自己维权。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