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球的五带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因为地球自转轴倾斜,导致太阳照射的角度、日照时间以及太阳直射地面的时间长短不同。
2. 地球的五带包括温带、热带、寒带、北温带和南温带。这些带的划分基于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
3. 太阳直射点每年在南北纬23°26'之间移动。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才能直射头顶,这个地区被称为热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4. 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太阳高度很小,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太阳热量极少,气温很低,称为寒带。
5. 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得到的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适中,四季分明,称为温带。
6. 热带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大,赤道两侧的昼夜等长,向南、北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渐增,但差异不大。
7. 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中纬地带,太阳高度变化很大,昼夜长短变化也很大,四季分明是温带的特点。
8. 寒带以南北极为中心,极圈为边界,太阳高度终年很小,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是地球表面气温最低的地带。
9. 热带、温带、寒带的空间分布表明了热量的不均匀分布状况。热带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源,两极是最大的冷源,这对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具有决定意义。温带地区是冷暖气流接触和热量交换的地带,形成四季分明多变的天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