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阳历闰年:阳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即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这些年份的2月有29天,而非闰年的2月只有28天。除了2月以外,其他月份的天数在平年和闰年之间没有区别。
2. 阴历闰月:在阴历中,闰月是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使农历年与太阳年保持一致,需要偶尔插入一个额外的月份,即闰月。这种调整大约每三年会出现一次闰月,具体插入的时间根据农历的计算方法来确定。
3. 阴历与阳历的差异:阴历是基于月亮的相位变化来确定月份的,而阳历则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阴历的月份平均长度约为29.5306天,而阳历的月份长度则是固定的。因此,阴历的年份与阳历的年份在长度上存在差异。为了使两者尽可能对应,阴历中会根据需要增加闰月。
4. 闰年的计算方法:
 - 对于非整百年,如果年份能被4整除,则是闰年。
 - 对于整百年,只有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才是闰年。
 - 对于非常大的年份,如果这年能被3200整除,并且能被172800整除,则是闰年。
扩展资料: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闰年的2月有29天,而平年的2月只有28天。闰年和平年的月份天数分布不同,闰年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而平年有365天(1-12月分别为31天,28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