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楚国的左尹项伯,即项羽的叔父,与张良交好。
2. 项伯夜间前往刘邦的军营,告知张良事情的,并提议张良与他一同离开。
3. 张良决定不背离刘邦,而是进入刘邦的营帐,将情况告知刘邦。
4. 刘邦对项伯的到来感到惊讶,询问是何人给出如此计策。
5. 刘邦透露,有人建议他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进入,以便占领秦地称王,因此他采纳了此人的建议。
6. 张良询问刘邦是否能够抵抗项王的,刘邦承认自己的力量不如。
7. 张良建议刘邦告知项伯,他不敢背叛项王。
8. 刘邦询问张良与项伯的关系,张良说明在秦朝时曾救助项伯。
9. 刘邦表示愿意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项伯,并请张良将他请来。
10. 项伯前来见刘邦,刘邦敬酒并提议结为亲家,表示自己没有据实为己。
11. 项伯答应刘邦,会向项王说明他不敢背叛。
12. 项伯连夜返回军营,将刘邦的话报告给项王,并劝说项王应以善待人。
13. 项王答应了项伯的请求。
《鸿门宴》这篇史传文,描述了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在鸿门举行的宴会。在这场宴会中,刘邦与项王的冲突一触即发,张良的智慧和项伯的调解使得局势得以缓和。这一段翻译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情节和气氛,展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卓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