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席慕容《夏日草原》
当我置身于蒙古高原的夏日草原,心中最渴望的便是漫步于这片广袤无垠的绿色海洋。七月的草原,位于蒙古国省或库布斯固勒省,辽阔而美丽,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下车,踏上这片令人难忘的土地。
走在夏日草原上,首先感受到的是视觉上的。目光可以无限延伸,但蒙古的草原并非单调平坦,而是有柔和而优雅的起伏,如同海浪般轻轻波动,又如女性身体般曲线优美。这起伏的草原会吸引你快步向前,登上眼前那座广阔的山丘,去远眺前方的新奇与美景。
草原上的云影与天光也是一绝。有时,云朵密集,在蓝天下整齐排列,随风移动,使草原时明时暗,如同梦境一般。阳光照耀时,草地上闪着金光,逆光中丘陵的轮廓如同镶上了亮边,而阴影掠过时,草色在灰绿与青绿之间变化,带来清凉的风和薄荷般的清新感。
最令人陶醉的是那难以言喻的芳香。那不仅仅是青草的清香,而是多种香草混合后的独特香气。当你开始行走,每一步都会带起一阵芬芳,弥漫四周。这些野生的香草遍布草原,多种香味混合后,那强烈的芳香如同药酒或甘泉,令人精神振奋,心灵净化,忘却了所有的疲劳和困顿。
我深知祖先们在游牧生活中经历的艰辛,但当草原盛夏来临,阳光明媚,青草茂盛,鹰雕在云层下低飞,草丛中的蚱蜢和草虫被脚步惊起,在身前身后跳跃,只有轻柔的风声相伴,这里仿佛就是天堂。
有时,草原深处会有弯弯曲曲的小河穿过,河水清澈,河中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摇曳,小石子在河底滚动也清晰可见。薄暮时分,从山腰向下望去,那条狭窄弯曲的河流映着天空的霞光,如同一条灰紫色的发光丝带,在暗绿的旷野上蜿蜒伸展,不知起始于何方,又终结于何处。
我深信,祖先们追求的水草丰美,应该就是这样了吧。
2. 李若冰《山湖草原》
西宁在夜幕中安详地沉睡。这是黎明前的时刻,天色特别黑暗,我和旅伴们互相呼应着,黑摸摸地攀上了卡车,踏上了旅程。
可爱的司机把车灯调得特别亮,尽管车内依然昏暗,但这一道明亮的灯光让我们感到舒心。车灯划出了一条银色的道路,我们看得见前进的方向,听得见白杨的细语。高原的白杨,难道你不需要睡眠吗?你这么早醒来,低吟浅唱,莫非喜欢远征的司机和旅客们?你这么早醒来,低吟浅唱,莫非在召唤黎明,希望在黎明升起时,唱起更豪壮的歌?
在黎明的前夜,听着白杨的细语,我心中涌起了一阵波澜。我终于要踏进柴达木盆地了,我知道,车灯照亮的道路是一条充满美丽、奇趣和英雄的道路。然而,当黎明在高原的天际升起时,我的眼中为何湿润?我在期待什么,渴望什么呢?这不是祖国的黎明吗,多么美好的高原黎明!
黎明迎着高原的寒风来到,沿着青藏公路奔走,披着曙色的衣裳,迈开大步,唤醒了雄鹰、鸟儿,唤醒了高山、大地。高原的一切都昂起了头,活跃起来。
八月,高原的麦子黄了,菜子花儿开了,青稞随着晨风摇曳,向远山飘去。在曙色里,高原是一片金黄的世界。
卡车冲着晨风驶去。旅伴们在清爽的早晨,精神焕发,挤在一起,开始了交谈。这一行人中,有穿着虎皮边饰的藏族兄弟,有戴着白帽、穿着黑色长袍的回族兄弟。他们有的是去察汉乌苏农场,有的是去茶卡做木工,有的是盐工、掏炭工、修路工和牧民,有的是去噶尔穆、大柴旦、茫崖和昆仑山……。与他们在一起,我感到格外的亲近。
太阳出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卡车驶过了湟源县城,向海藏咽喉——日月山驶去。这是一座真正巍峨、峻峭的山,多么难以攀登的山啊!向上爬,险峻异常。大山腰间,车子仿佛直立起来,头朝着天,鼓着全身的力气,一面吼叫着,一面向上冲去。从下到上,大约有一个多小时,车子才爬上了山顶。
山顶路边上,竖立着一根长方形的石碑,上面刻着三个红色大字:日月山。啊,日月山,多么雄壮眩目的名字!抬头望去,天空湛蓝、低矮,给人一种奇异和压抑的感觉。而飘浮在山顶上的白云,如同一条条银色的小河,又像是一团团纯白的花朵,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摘过来。这座峻峭、奇特的山,真不愧是日月山的称号。
日月山是海藏咽喉,又是农牧区的分水线。向东望去,眼前是农舍、湟水、麦田、青稞和菜子花;向西望去,是崇山峻岭,绿色一片,茫茫无边的草原。在这高原上,远望起来,一边是金色的天地,一边是绿色的天地,构成了一幅奇观的画面。千百年来,青藏高原上的各族人民,就在日月山上出入;就在日月山两面,以不同的生活方式,耕田种地,打猎放牧,和大自然进行着斗争,创造着财富、奇迹。千百年来,这日月山上曾经走过了多少虔诚的教徒、喇嘛和善舞的各族男女,流传着多少英雄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呢。
日月山上有着唐朝文成公主的传说。人们说,她接受了王子的婚约,从长安乘轿出嫁,西行千里,来到这座山。她在这峻峭难行的山上,看见太阳和长安的不一样,月亮也和长安的不一样,引起了无限相思。于是,唐太宗为给女儿消愁,特意铸造了一轮金日,一轮金月,送上了此山。
卡车翻过了山顶,向山下驶去,回头再看日月山,仿佛它昂起了头,正在和蓝天交谈;又仿佛它乘坐着白云,在天空中翱翔。在这绮丽的山景里,人们自然会想起家乡,家乡的山和这里的山是不同的。人们也自然会赞叹不已,为这座山想象着动听的传说。
下山路漫长而曲折,不知拐了多少弯,才下去了。
山下,有一条小河,叫做倒淌河。一般河水都是从西向东流的,这条河水却是从东向西流的。据说,文成公主从日月山下来的时候,换下坐轿,改乘骑马,向西走去。她看见前面是荒山旷野,是茫茫无边的草原,感到凄凉和孤寂,又引起了无限怀念,哭了。她的哭声感动了天雨,唤起了小河的共鸣。于是,河水倒流了,顺着公主西行的方向流了。又有人说,倒淌河的水是公主的眼泪汇成的。
唐代,文成公主出嫁的路确实艰难、荒凉。她在草原上落泪,也是自然的。但是,现在,山上有路,草原上有路,通往的路又宽又近。一辆辆载重卡车,一队队载重卡车,把各族人民寄托在传说里的幸福和幻想送到了身边。日月山上出现了新的修筑公路的英雄故事,倒淌河畔出现了草原上第一座小市镇。这里有旅舍、食堂、商店,过路的藏族旅客,可以把牦牛放入草地,在这里歇脚。过路的地质勘探者,在进入盆地之前,也可以在这里用碗热饭。
河水仍然倒流着,但生活却向西无限宽广地、豪迈地前进着。我们在倒淌河歇了一会儿,又向前走了。
眼前,展开一片草原,一片辽阔健美的草原!在绿色的大地上,绿色的风浪里,这边是一群棕黑色的牦牛,一个黑红色脸面的老人,骑在牦牛背上,一晃一晃,悠闲地走着。这边是一群灰白色和枣红色的马儿,一个戴着毡帽的小伙子,又英俊又威武,他高叫了几声,又冲向马群。向前走,又遇上一大群羊儿,它们活蹦乱跳,调皮得很;一只羊儿咬住一根草,不住地摇动着耳朵,还不停地摇摆着尾巴。一个穿着花边长袍的牧羊姑娘,看起来黑壮,潇洒,甩着又粗又长的发辫,挥着手中的鞭子;她把微笑投向了羊群,又拉开了嗓子,把柔情的青海“花儿”送上了草原的上空。
草原向前伸展着,牧羊姑娘的歌声在上面回荡着。多么辽阔的草原,多么迷人的草原啊!
沿着草原驶行,人的心情再舒畅不过了。
突然,草原的西北方向,浮现出一条拱形的光带,仿佛晴空里突然飞过来一道闪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