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建筑工程预决算中常见问题与采取措施的内容,供您参考。建筑工程预决算作为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控制的重要工具,是招标和评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是审查机关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为了适应基本建设管理改革的发展,提高预决算编制质量,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建立高效的建筑市场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刻不容缓。
一、工程预决算中常见问题
1. 施工单位为追求非法利益,可能对工程量进行多估冒算。
2. 工程地理环境复杂、地质勘探不准确、设计深度不足,导致施工中设计变更频繁,现场签证和技术核定增多,影响决算的准确性。
3. 定额项目中已包含的工作内容在编制结算时可能被重复计算。
4. 定额项目错套,导致工程造价不实。
5. 合同条款不严格、不完善,缺乏约束性,为施工单位多算、冒算提供了机会。
6. 材料价格管理混乱,导致建筑材料价格涨浮失控,影响工程造价的稳定性。
二、采取的措施
1. 完善预结算编制误差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2. 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3. 加强工程量的审核,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4. 规范定额项目的使用,避免错套现象。
5. 完善合同条款,加强合同的执行力度。
6. 加强材料价格的管理,控制材料成本。
三、建筑工程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1. 针对高套定额问题,审计人员应熟悉工程组计算规则,掌握施工要求和竣工图纸,以确保定额的准确性。
2. 防止虚增工程量,审计人员需要有熟练的工程量计算技能,并加强对隐蔽工程现场记录和签证的监督。
3. 对于计取费率问题,审核人员应明确掌握施工单位的相关情况,确保费率的合理性。
4. 材料价差问题的处理需要审计人员关注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确保材料调差项目的准确性。
四、总结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工程预决算计价方式的重大改革已不可避免。实现工程量计算方法标准化、工程造价确定市场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建立高效的工程预决算管理制度,提高工程预决算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对于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