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关注纳米抗体VHH:结构、生产和应用综述
2. 纳米抗体神燃(Nb),也称为基于单结构域的VHHs,是从骆驼科家族中发现的重链IgG抗体衍生的抗体片段。
3. 它们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抗原亲和力强以及稳定性显著等优点,有潜力克服传统单克隆抗体的局限性。
4. 纳米抗体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等研究领域备受关注,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5. 世界首批基于纳米抗体的药物(Caplacizumab)在2018年获得批准,推动了纳米抗体药物的发展。
6. 本文将概述纳米抗体与传统单克隆抗体的结构和优势、生产抗原特异性纳米抗体的方法、纳米抗体在诊断中的应用以及有望进入临床开发的候选药物。
7. 纳米抗体的独特结构特征包括单VHH域、小分子量、较少的CDR和扩展的CDR3环,以及特殊的FR2氨基酸残基组成和凸形的抗原结合位点。
8. 纳米抗体的分子量约为90 kDa,显著小于传统IgG的150 kDa。
9. 它们由单个VHH域组成的Fab区域直接连接到与传统抗体同源的Fc区域,没有CH1区域和轻链。
10. 与传统抗体相比,纳米抗体只有三个CDR,而传统抗体的VH域通常与VL域相连,需要六个CDR才具有完整的抗原结合能力。
11. 纳米抗体的CDR3环较长且变异多,能够结合多样的抗原。
12. CDR1的结构变异和CDR3的扩展弥补了VL域的损失。
13. 纳米抗体的结构特征使它们相对于传统胡液抗体或其片段具有一系列优势,包括靶向传统单克隆抗体无法接近的靶点、更好的穿透性、低免疫原性、稳定的生化特性、以及适合多种生产途径。
14. 纳米抗体生产可以从三个来源选择:骆驼、羊驼免疫;骆驼、羊驼天然文库筛选;合成文库。
15. 生产方法包括免疫文库、天然文库和合成文库,以及选择和提取过程。
16. 最常用的是噬菌体展示技术,通过噬菌体展示筛选具有高亲和力的结合物,并进行测序以确定目标的核苷酸序列。
17. 纳米抗体的生产和纯化通常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纯化过程包括以his6标签为靶点的亲和层析(IMAC)和其他层析纯化方法。
18. 纳米抗体在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免疫组化分析、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19. 它们还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和诊断芯片的开发,作为体内诊断中荧光或放射性靶向探针。
20. 纳米抗体在癌症、自身免疫病、传染病和寄生虫、蛇/蝎毒治疗等领域显示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
21.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推进,纳米抗体有望成为未来医学领域的重要工具,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