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中提到,人被试探,不应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也不试探人。试探源于人的私欲。这表明,人所遭遇的逆境,并非出于神的旨意,而是由人的罪行引发。罪可以分为原罪和自犯罪,原罪可通过祷告、读经和赞美等灵修方式净化,称为“爱神”;自犯罪则需通过不杀戮、不偷盗、团结友爱等行为方面的灵修来净化,称为“爱人如己”。基督教的灵修方法和得救标准都是爱神和爱人如己。只有通过灵修达到这两点的人才能得救。否则,无法得救。这是依靠耶稣的力量加上个人的努力才能达成。
耶稣说:“称我为主的人,不能都进诸天之国,唯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可以去。”这意味着得救并非仅仅依靠信仰,还需实际行动。雅各书提到:“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这信心能救你们吗?”这强调了信仰与行为并重的重要性。
加尔文派和路德派认为,一切皆为上帝旨意,连谁得救都出自上帝安排。这种观点与圣经不符,可能导致误解。人们可能会误以为只要信仰耶稣就能进入天堂,而忽视了爱人如己的灵修实践,从而误导人类。
因此,正确理解圣经教导,重视行为的重要性,是基督教徒追求救赎的关键。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灵魂的净化,也能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