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荪,亦称为竹蕈、竹丝蕈等,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属大型食用真菌之一。在我国,竹荪的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其食用文化源远流长。竹荪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市,尤其在竹林丰富的地区更为常见。
**生物学特性**
竹荪生长喜好竹子残体和富含腐殖质的竹林地。野生竹荪自然生长季节为初夏至中秋,常生于老竹和腐竹根部及叶上,多为单生,也有群生现象。竹荪子实体由菌盖、菌裙、菌柄和菌托组成,形态特征独特,高10-20厘米,最高可达30厘米。
**营养成分**
竹荪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0.2%,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并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竹荪中的谷氨酸含量尤为丰富,远超一般蔬菜水果。
**食疗保健功效**
竹荪具有调整体内酸碱平衡、降低高血压、降低胆固醇、减少腹壁脂肪积累等保健功效。在云南苗族地区,人们还将竹荪与糯米同食,以治疗伤病、增强体力。贵州民间则用竹荪治疗痢疾、肠炎等疾病。竹荪的多糖成分在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显示出积极效果。
**开发利用前景**
我国不仅在竹荪的烹饪原料市场供应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还对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出竹荪酒、饮料等多种产品。竹荪的多糖成分还可用作天然防腐剂和化妆品等产品的原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竹荪的家常做法**
1. **荪角四宝汤**
 - **色香味**:鲜香适口,独特风味
 - **主料**:水发刺参、珍珠鲍贝、鲜鱿、虾胶、水发竹荪、火腿片、紫角叶
 - **辅料**:盐、味精、上汤
 - **制作**:
 1. 紫角叶洗净后镶入虾胶,蒸熟待用。
 2. 鲍贝、鲜鱿切片,与火腿片同入火锅焯水。
 3. 调好汤味后放入刺参、珍珠鲍贝、鲜鱿、竹荪、火腿片,煮沸后装盘,放紫角叶。
2. **香酥竹荪鱼**
 - **主料**:干竹荪、鱼肉
 - **辅料**:鸡蛋
 - **调料**:盐、鸡精、淀粉、面包糠、芝麻、椒盐、食用油
 - **做法**:
 1. 干竹荪泡开切段,鱼肉剁茸加盐、鸡精拌匀,放入竹荪中,裹鸡蛋液、面包糠、芝麻。
 2. 热油锅炸竹荪鱼至金黄色,食时蘸椒盐。
竹荪以其脆嫩爽口、香气浓郁而成为国宴及高级宴席上的佳肴。除了美味,竹荪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保健功能,对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