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冰的用途广泛,首先作为制冷剂,它在低温实验和人工降雨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模制橡胶部件去毛刺和高速研磨过程中,干冰也常被使用。干冰还被用作食品的速冻保鲜剂。在实验室环境下,干冰与挥发性液体如乙醚、丙酮或三氯甲烷混合,能够迅速产生约-77℃的低温。
干冰具有“呼风唤雨”的特性。例如,在1958年辽宁省的干旱情况下,人民空军通过飞机撒播干冰,仅用20分钟就催生了降雨,并持续了四天。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无色液体,进一步降温则形成雪花状固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干冰在-78℃时直接升华成气体。
干冰之所以能够促使降雨,是因为当干冰通过飞机撒播于空中时,它会迅速升华并带走大量热量,使云层温度降至-40℃。每克干冰能形成约100亿个小冰晶,云雾接触到这些小冰晶后凝结成水滴,从而产生降雨。
此外,干冰在小型制冷应用中也表现出色。例如,在火车运输鲜鱼的过程中,干冰作为制冷剂保护鲜鱼。与冰不同,干冰在融化时不会变成液体,而是直接气化,因此不会污染周围环境。干冰的制冷效果比冰更强,且气化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助于抑制细菌生长。
干冰还可以在温室中缓慢释放二氧化碳气体,为作物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在工业领域,如采煤过程中,干冰放在炸药仓内,当炸药爆炸时干冰中的固态二氧化碳迅速气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增强爆炸威力,同时防止火灾事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干冰用途广泛,但在使用时必须小心,因为它的温度极低,直接触摸会导致手部冻伤,疼痛难忍且可能造成皮肤溃烂。因此,绝不能直接用手接触干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