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稻浸种催芽过程中出现酒糟气味,可能是因为不当的操作或环境条件导致种子发酵。发酵通常发生在水分过多、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这会促使种子内部的生化反应产生异味。
2. 为确保水稻种子良好发芽,农民需在浸种前将种子晒干,这有助于消除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同时也有利于种子后期的呼吸和酶活性。
3. 选择健康的种子对于提高发芽率至关重要。使用清水筛选种子,去除漂浮的秕谷,选择圆润、无病害的稻种,有助于培养出壮苗。
4. 采用“日浸夜露”的浸种方式,即白天浸种,晚上将种子露在外面,有利于调节种子周围的温度和湿度,促进发芽。
5. 对于受病菌感染较严重的种子,建议使用适当的药剂进行浸种处理,以杀灭可能附着的病原菌。
6. 催芽时应避免高温环境,以免造成烧芽。使用麻布袋或透气的容器,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有效的催芽方法。
7. 种子露白破胸后,应控制温度在25-30℃,促使根系发育,适时播种。
8. 在播种前,将已催芽的种子在常温下炼芽一段时间,有助于种子适应外界环境,提高成苗率。
9. 注意种子在催芽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发芽率。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种子烧损,而过低的温度可能使种子产生酒糟气味,影响正常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