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先农坛,又名山川坛,位于北京永定门内,紧邻正阳门西南,与东面的天坛建筑群相对。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山川、神祇和太岁等神灵的场所。
2. 该坛建于1420年,坛域包括先农神坛、太岁殿、观耕台、神仓、庆成宫和神祇坛等六组建筑。这些建筑体现了先农坛作为我国古代祭祀中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场所的地位。
3. 先农坛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西侧,与中轴线东侧的天坛隔街相望,共同衬托北面的故宫。历史上,先农坛占地面积约8.6平方千米,由内外两座坛墙围成。
4. 坛内建筑分为内坛和外坛,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平面为北圆南方的长方形。先农坛内建筑分为三组,分别是先农坛、天神地祇坛和太岁殿。
5. 先农坛包括坛台、神厨、神库、神仓、具服殿、观耕台和庆成宫,用于祭祀先农和举行藉田典礼。
6. 天神地祇坛用于祭祀自然神,如大地和山川。
7. 太岁殿是一组宏伟的建筑群,用于祭祀太岁。
8. 先农坛建筑功能完备,包括先农神坛、观耕台、神库、神仓、具服殿、庆成宫和神祇坛等,体现了祭祀先农、自然神和祈求丰收的完整体系。
9. 先农坛最早的建筑为山川坛,永乐年间增建了太岁坛、风云雷雨、五岳、四海等13座祭坛。
10. 清朝乾隆年间,部分建筑得到重修,1753年将太岁殿东的旗纛庙改为神仓,并将观耕台由木结构改为砖石结构,原斋宫改为庆成宫。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