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农坛是祭祀什么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09 05:38:08
先农坛是祭祀什么的
先农坛是古代中国祭祀先农神的场所。先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代起称为先农。春季时,皇帝在藉田举行耕作仪式,以此祭祀先农,象征性地耕作。魏晋时期,先农被尊为国家六神之一。唐代之前,先农的祭祀场所称为帝社,祭坛名为藉田坛。唐垂拱年间(公元685年至688年),将藉田坛改称为先农坛,祭祀先农正隐态式成为封建社会的一项礼仪制度。每年春天,皇帝会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在先农坛行藉田礼。2018年7月,北京市确定了先农坛等14处遗产点,力争到2030年基本满足世界文化遗产的申遗要求,并计划在2035年之前实现申遗目标。俱服殿是先农坛内的一处建筑,与观耕台相对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位于太岁殿的东南方向。俱服殿位于观耕台的北面,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祭祀先农时更衣和举行藉耕仪式的地方。俱服殿建于高1.65米的高台上,占地面
导读先农坛是古代中国祭祀先农神的场所。先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代起称为先农。春季时,皇帝在藉田举行耕作仪式,以此祭祀先农,象征性地耕作。魏晋时期,先农被尊为国家六神之一。唐代之前,先农的祭祀场所称为帝社,祭坛名为藉田坛。唐垂拱年间(公元685年至688年),将藉田坛改称为先农坛,祭祀先农正隐态式成为封建社会的一项礼仪制度。每年春天,皇帝会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在先农坛行藉田礼。2018年7月,北京市确定了先农坛等14处遗产点,力争到2030年基本满足世界文化遗产的申遗要求,并计划在2035年之前实现申遗目标。俱服殿是先农坛内的一处建筑,与观耕台相对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位于太岁殿的东南方向。俱服殿位于观耕台的北面,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祭祀先农时更衣和举行藉耕仪式的地方。俱服殿建于高1.65米的高台上,占地面

先农坛是古代中国祭祀先农神的场所。先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代起称为先农。春季时,皇帝在藉田举行耕作仪式,以此祭祀先农,象征性地耕作。魏晋时期,先农被尊为国家六神之一。唐代之前,先农的祭祀场所称为帝社,祭坛名为藉田坛。唐垂拱年间(公元685年至688年),将藉田坛改称为先农坛,祭祀先农正隐态式成为封建社会的一项礼仪制度。每年春天,皇帝会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在先农坛行藉田礼。2018年7月,北京市确定了先农坛等14处遗产点,力争到2030年基本满足世界文化遗产的申遗要求,并计划在2035年之前实现申遗目标。俱服殿是先农坛内的一处建筑,与观耕台相对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位于太岁殿的东南方向。俱服殿位于观耕台的北面,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祭祀先农时更衣和举行藉耕仪式的地方。俱服殿建于高1.65米的高台上,占地面积392.5平方米,面阔五间,长度为27.22米,进深三间(六椽七檩),长度为14.24米。殿前设有面积为254.5平方米的月台,月台与建筑台明的宽度相同,南面设有十级台阶,东西两面设有八级台阶。俱服殿采用歇山式屋顶,覆盖绿琉璃瓦。檐柱头经过砍杀处理。殿内明间去掉了四根金柱,前后檐柱承载着长度为10.48米的七架梁。梁头和檩枋下均设有斗三升隔架科斗硕。檐头的斗拱为五踩单翘单昂鎏金斗拱,明间补间斗拱六攒,次间四攒,尽间三攒,四周共用柱头斗拱16攒(包括4攒转角斗拱),补间斗拱56攒。彩画采用金灶漏源龙和玺图案。详情
先农坛是祭祀什么的
先农坛是古代中国祭祀先农神的场所。先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代起称为先农。春季时,皇帝在藉田举行耕作仪式,以此祭祀先农,象征性地耕作。魏晋时期,先农被尊为国家六神之一。唐代之前,先农的祭祀场所称为帝社,祭坛名为藉田坛。唐垂拱年间(公元685年至688年),将藉田坛改称为先农坛,祭祀先农正隐态式成为封建社会的一项礼仪制度。每年春天,皇帝会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在先农坛行藉田礼。2018年7月,北京市确定了先农坛等14处遗产点,力争到2030年基本满足世界文化遗产的申遗要求,并计划在2035年之前实现申遗目标。俱服殿是先农坛内的一处建筑,与观耕台相对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位于太岁殿的东南方向。俱服殿位于观耕台的北面,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祭祀先农时更衣和举行藉耕仪式的地方。俱服殿建于高1.65米的高台上,占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