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同桌姓肖,名棋。他的体型偏瘦,脸颊细长。五官似乎总是显得有些紧绷,仿佛担心长大后会占据更多空间。特别是他的眼睛,除非你仔细寻找,否则很难察觉。每次见到他,都会发现他的袖口和裤腿都短了一截。
记得有一次考试时,我的钢笔突然没墨了。于是,我向他求助,他起初有些犹豫,但在我再三恳求下,他才不情愿地借给我一滴墨水。尽管只有一滴,但我已经心满意足。当我小心翼翼地吸墨水时,他则紧张地盯着我,生怕我多吸了一点。然而,他突然大叫道:“你吸的也太满了!”顿时,全班的目光都转向了我们。我赶紧把钢笔从墨瓶里拿出来,但带了一滴出来。他咬牙切齿,还把钢笔凑过来,把墨水吸干净了。
另一次,我的橡皮擦不小心被弄丢了,我不得不硬着头皮找他借。果然不出所料,他又不太乐意。我央求了好半天,他才勉强答应,说:“那你轻点擦,尽量别擦出橡皮屑!”然而,我不习惯,便用力擦了下去。他瞪大了眼睛,气冲冲地说:“你这都够擦一排字了!”他找出较大的橡皮屑用了起来。
5月15日,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汶川地震捐款的活动。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有的捐了5元,有的捐了10元,甚至有人捐了50元。这时,轮到我的同桌了。他平时不舍得拿出一分钱,连熟人都不肯借,更不用说送给素不相识的汶川灾区小朋友了。他到底会捐多少钱呢?只见他抱着一个又大又重的存钱罐,走向讲台。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存钱罐,掏出了1角、2角、5角……面值最大的也只有1块的。他把存钱罐头朝下,用力倒,终于把存钱罐里的钱都捐了出来,共计182块4毛。
下课后,同学们都去问他怎么回事。他解释说:“我妈妈下岗了,爸爸离开了我们,家庭经济很紧张。”“那你还捐这么多钱!”同学们惊讶地问道。他坚定地说:“灾区的同学比我更可怜,我要尽我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通过这次捐款,他的形象在我们心中变得高大起来,他的一举一动感动了我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