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早期单色的图标相比,多彩图标能够传递更丰富的信息。自从iMac和iPhone引领的拟物设计潮流兴起,图标设计步入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新时代。尽管这种趋势广受喜爱,但它也引发了一个问题:过多的质感和光影效果可能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造成干扰。因此,设计师开始探索新的表现手法,比如微软的Metro风格和Google的长投影风格。尽管这些风格较为抽象且缺乏情感表达,并未获得普遍的喜爱。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UI设计中图标的几种类型。
1. 拟物图标:这类设计试图模仿真实物体的外观和质感,通过高光、纹理、材质和阴影等效果的叠加来塑造物体。而扁平化设计则摒弃了这些效果,采用更抽象、简化、符号化的元素来传达信息。还记得那些年我们是如何费心绘制真实感图标的吗?一层又一层,精心打造!
2. 扁平图标:扁平化的核心在于去除多余的装饰效果,强调抽象、极简和符号化的设计元素。尽管后期因过于抽象而缺乏情感表达,扁平图标并未受到广泛喜爱,但它反映了UI设计趋势回归内容本质的简约认知。
3. 微扁平、轻拟物图标:这类图标融合了扁平化和拟物设计的元素,既不过分复杂,也保留了情感表达的空间。在界面设计中,我们通常在小面积使用扁平或线性图标,而在大区域则采用渐变或轻质图标。
4. 线性图标:由直线、曲线和点构成,通过轮廓线条来形成图标。线性图标识别度高、清晰,易于使用,不会过多干扰页面视觉。然而,过于复杂的线性图标可能会影响识别。
5. 面性图标:这类图标采用剪影设计,通过线条或形状切割出基础轮廓,创造体积感。面性图标表现力强,情感丰富,视觉上更突出,创作空间大。但过多使用可能导致页面拥挤,难以区分主次,引起视觉疲劳。
6. 文字图标:直接使用文字来表示特定意义的图标。由于文字本身就是高度进化后的符号,因此使用英文首字母或关键词作为图标,可以很好地传达信息。
综上所述,掌握这六种基本图标类型,可以帮助设计师创作出更出色的UI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