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京剧与梨园之间的联系源于唐明皇李隆基对歌舞、戏剧的极力倡导。虽然那时的歌舞并非现代京剧,但皇帝选中了种植梨树的果木园作为艺术活动的场所。
2. 李隆基是一位高明的音乐家,精通音律,他首创了用羯鼓指挥乐队,并精选歌舞伎、乐工数百名,在梨园培训演员,指导歌舞排练。因此,京剧界将自己从事的行业称为“梨园行”,人们也把京剧界称为“梨园界”。
3.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代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4. 唐玄宗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梨园”。
5. 梨园子弟分为坐部、立部、小部和男部、女部。梨园坐部一般是优秀演员,乐工坐在堂上演奏,舞者大抵为3至12人,舞姿文雅,用丝竹细乐伴奏;立部是一般演员,乐工立在堂下演奏,舞者60人至80人不等,舞姿雄壮威武,伴奏的乐器有鼓和锣(即金钲)等,音量宏大。
6. 教坊是与梨园相近似的组织,以排演歌舞、百戏为主。教坊的演员有男有女,女演员居多。妓女入了宜春院,衣食有一定保障,但生活并不自由。
7. 梨园在什么地方,现已难以确切确定。但不管梨园在什么地方,它确实是培养和训练艺人的场所。教坊是最有名的男演员黄幡绰,才艺品德在盛唐时首屈一指。
8. 梨园的实际为中国第一座国立戏曲学校,因此,梨园也就成了后世演艺界的代称。因玄宗善用羯鼓指挥乐队,后戏曲仍以司鼓板为乐队指挥,尊称打鼓佬,位于舞台九龙口,并供奉玄宗为戏曲界祖师,所属同行为梨园弟子,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