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若出现问题,究竟应主张三倍赔偿还是十倍赔偿?在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三倍赔偿"规定以及《食品安全法》的"十倍赔偿"规定面前,消费者无疑更倾向于后者。
然而,哪些情况适用"十倍赔偿"呢?依据新《消法》第55条,经营者如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获赔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三倍,且不足500元时以500元计。
而根据《食安法》,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向生产商或销售商索赔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消费者所请求的赔偿适用何种法规,需视其诉求及具体情况而定。
若商家故意隐瞒商品质量问题,则适用于新《消法》中的欺诈行为,即可获得三倍赔偿,最低赔偿额为500元。
生产或销售不合规食品时,消费者除了索偿损失外,还可要求生产商或销售商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