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是一种对个人知识与经验的提炼过程。丰富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它如同树木的根基,根深才能叶茂。若缺乏积累,就像一棵树无根,很难茁壮成长。写作的积累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材料的积累至关重要。材料是写作的源泉,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们应当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熟悉各种社会现象,扩大生活领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心、多思考,并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及时记录下来。此外,阅读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这能帮助学生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培养他们勤于阅读的习惯。
其次,语言的积累同样不可忽视。语言是文章的砖瓦,中学生要有意识地积累语言。在阅读、听广播、看电视,甚至与人交流时,要留意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将它们记录下来。同时,碰到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只要自认为生动美妙的,也要积累。经过长期积累,语言丰富了,写作文时自然左右逢源。
再者,情感的积累对于写作也十分重要。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者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真情实感融入作品,才能使文章情深意切。因此,中学生必须有情感的积淀。当情感积累丰富时,写作时就能自然流淌,进入一种情不能已的境界,写出的文章生动感人。
最后,精妙写法的积累同样不可或缺。阅读优秀作品,可以从中学习到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通过熟读、多读各大家的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自然学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阅读多了,积累多了,用于写作实践,必能提高写作水平。
实现写作的积累,需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量要大,只有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教师要鼓励学生勤动笔,将自己发现的东西记录在其专为写作积累而准备的本子上。二是范围要广,为了积累,学生的生活视野和阅读视野要宽。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以扩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可以建立班级书库,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的积累兴趣,鼓励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