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品色牢度,即染色牢度,是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评估染色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如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
针织布牢度评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耐皂洗牢度、耐汗渍牢度、耐摩擦牢度(干磨、湿磨)等。出口产品通常要求皂洗、汗渍达到4级或4-5级,干磨4级,湿磨3级。
评定标准方面,依据GB-250和GB-251标准。其中,GB-250用于评定变色,GB-251用于评定沾色,均采用灰色样卡进行对比评定。
纺织品的色牢度分为9级,由1至5级递增,其中1级最差,5级最高,几乎难以达到。
影响色牢度的最大因素主要在于浮色,即染色后水洗不干净,导致坯布表面浮色过多。即使现在的染色工艺和染料基本没有问题,但如果保温时间缩短,也可能会出现问题。
坯布颜色越深,色牢度通常越低。测试时需遵循严格的操作程序,包括面料大小、液体量、时间、助剂用量、温度等,最终评定通过色卡与测试样品对比得出。
总的来说,色牢度的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细节,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