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通过集体备课来有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教学为例,备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整体教材观,找准重点。所谓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是知识网络中的连接点,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例如,在圆的教学中,需要全面研究解读圆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把握整个单元、某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
其次,把握教学重点应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使课堂教学思路清晰,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以备圆的面积为例,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圆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进行高强度的计算练习。
最后,确定核心问题突破教学难点。所谓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例如,备圆的认识(一)时,教学难点在于理解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一抽象概念。通过设计游戏和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从而突破难点。
再如,备圆的周长时,核心问题是如何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可以有效突破难点,使课堂教学更加流畅。
总之,把握教学重难点,需要教师全面研究教材,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确定核心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