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仓库设计应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首要的是规划主通道和次通道,主通道的宽度建议为2.0至2.5米,次通道宽度则为1.7至2.0米。主通道应保持直线型,且应正对库门和仓库中线位置,避免通道上存在柱子。如果可行,应尽量实现单向流动,以减少重复劳动。此外,可以在通道间设置窄条型排位,使取货过程更加便捷。
划分功能区域是仓库规划中的重要环节,物料区域包括待检区、板材区、酸库、碱库、金属品库、辅材库、配件库、金属机库和保税区,办公区则用于仓库内部的办公活动。正确划分功能区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提错货的情况,降低货物残损风险,并且便于盘点和库存管理,优化库存结构,降低缺货风险,提高配送效率。
在仓库货品排列方面,应考虑物料的流动频率,快速流动的物料应靠近大门和主通道,而慢速流动的物料则相反。对于覆铜板、酸和碱等快速流动的物料,应确保其搬运路线最短,以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保税物料、金属机、配件和辅料等慢速流动的物料,则应合理安排其存放位置。
划分排位并进行地面划线同样重要。排位的宽度一般为1.0或1.2米,划线宽度则为5至10厘米。使用红色或黄色油漆清晰标记所有区域和排位,并标出排位号,确保标线清晰、牢固且不易脱落。必要时,还可以在地面标示排位号,以便于识别。
最后,统一标识是确保仓库管理有序的关键。区域边界应悬挂区域标示牌,标示牌的高度建议在距离地面3米或高出货物堆码高度的位置悬挂。标示牌的高度、样式、方法、颜色和字体样式必须统一,以确保仓库内部标识的标准化和易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