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首《停云》出自陶渊明之手,蕴含着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午后时光,我独自坐在书桌前,翻阅《陶集》,第一首便是这首诗。吟诵间,仿佛看到陶渊明在蒙蒙烟雨中,倚靠在东轩的桌旁,自斟自饮。他怀念起往昔与挚友把盏畅谈的日子,而此时,友人远在天边,平路难通,雨水汇聚成河。
东园里,新叶繁茂,飞鸟在庭院的树上歇息,清脆的鸣声相互应和。这样的春光虽美好,但岁月流转,淡淡的思念与淡淡的忧伤交织在心间。生命短暂,美好的春光更显得珍贵;朋友稀少,能促膝长谈的更是寥寥无几。在这短暂的春光里,离别显得格外残忍,孤独感愈发深刻。
难道身边没有别的人吗?不是的,就像金庸在《白马啸西风》中所写: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这份深深的孤独化作了温厚的诗篇。
尽管陶渊明性格高逸,但他对友人却有一片炽热的心。以平和舒缓的四言写来,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王夫之评价其“深远广大”,可谓深得其精髓。“停云”二字,经陶渊明写出,便成为一种象征,隐喻着对亲友的思念。至今,辛弃疾的词中也频繁出现这个意象,足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