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跑步中,对于几厘米的误差通常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毕竟,我们跑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提升体能,而个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过分纠结于每日跑了多少距离或配速并不必要。有时候,过分追求里程数可能会使我们忽视了跑步的初衷——享受跑步的乐趣和保持身体健康,反而可能导致受伤。
我个人使用手机里的“咕咚”应用来记录跑步数据,同时配合佳明F235手表。跑步是为了锻炼,不需要过于精确的数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整跑步强度,确保安全无伤地跑步才是最佳选择。
目前,我们通常使用手机或智能手表来追踪跑步里程和配速等信息。这些设备提供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应过分依赖。我记得学生时代,我们是用秒表来记录跑步成绩的。作为跑者,我们自然关心跑步数据,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努力跑出来的结果。
如果跑步的目的是为了健身,那么其实不必过于关注运动轨迹或配速等细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每次慢跑30至60分钟已经足够达到锻炼的目的。
对于记录跑步数据,每个人的体验可能都不同。我个人的体验是,咕咚、悦跑圈等手机应用程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太稳定,尤其是在学校跑道这样的固定距离场地。小米Color运动版手表在某些天气条件下表现较好,但仍有漂移现象。佳明245手表则表现非常稳定,漂移现象很少,轨迹距离也相当准确。
我使用的是“马拉松世界”应用,发现它的准确性还不错。
对于那些不想花钱的跑友,手机下载“咕咚”运动软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的准确性也相当不错。
佳明手表搭配佳明的跑步小豆芽(Stryd)是一个精准的选择,因为Stryd是通过测量空气流动来计算速度和距离的,因此不会受到GPS和基站信号不稳定的影响,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跑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