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手部肌腱外层包裹着一层纤维组织构成的套子,称为腱鞘,其作用在于帮助肌腱滑动,确保手指能够正常屈伸。在手部活动过程中,肌腱会在腱鞘内滑动,部分腱鞘因此受到摩擦,逐渐增厚并狭窄,最终导致肌腱运动受限并引发疼痛,这种情况被称为腱鞘炎,医学上也称之为狭窄性腱鞘炎。
腱鞘增厚和狭窄最常发生在手指屈肌腱鞘的起始部位,即远侧掌纹处,以及桡骨茎突处的腱鞘。发生在这些部位的分别称为屈肌腱鞘炎和桡骨茎突腱鞘炎。这两种情况都非常常见。屈肌腱鞘炎常见于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屈肌腱鞘,而无名指和小指则较为少见。患者常感到患指在屈伸时受阻,尤其是在早晨更为明显,但多活动患指后症状会有所缓解。局部会有压痛和硬结,按压患指的掌指关节屈面时会感到疼痛,并可触摸到硬结,即腱鞘增厚的部分。严重时,患指在活动时会发出“咯喀”声,这种情况被称为“弹响指”。在硬结处按压,患指活动时弹响感更为明显,有时还能看到患指有弹跳现象。有的患指可能因腱鞘狭窄而无法正常屈伸,需要借助另一只手的帮助才能进行运动,这种情况称为闭锁现象。
桡骨茎突腱鞘炎发生在腕部的桡侧,即大拇指一侧,此处有一个骨性隆起,称为桡骨茎突。腱鞘内有两根肌腱通过,由于拇指和腕部活动较多,此处的腱鞘常发炎,称为桡骨茎突腱鞘炎。患者会感到桡骨茎突处疼痛和肿胀,拇指活动不便,尤其是在早晨更为明显,偶尔会有弹响。检查时,桡骨茎突处压痛明显,有时可扪及硬结。要求患者握拳,拇指屈于手掌内,然后将拳被动地向小指侧倾斜,若在桡骨茎突处产生疼痛,表示有腱鞘炎存在。
针对腱鞘炎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腱鞘内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或确炎舒松,每周一次,为减轻注射时的疼痛,可与1%普鲁卡因或盐酸利多卡因混合后注射。一般注射4-6次即可治愈,对早期腱鞘炎效果显著。此外,针刺、推拿、中草药和患手制动等方法也都有一定的疗效。如上述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即在无菌条件下将狭窄的腱鞘切开,称为腱鞘切开术。手术效果良好,不易复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