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职场环境中,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腰椎病的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别,但重体力劳动者和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其发病率相对较高。这种职业特性使得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受力状态,增加了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腰椎病多发于20岁至40岁的青壮年,约占整个发病人数的75%,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体力最好,但椎间盘的退变已经开始,特别是纤维环的退变更为严重,而腰椎骨质的退变则相对较晚。这种退变的不同程度加上较大的运动量,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
男性腰椎病的发病率通常高于女性,这主要归因于男性体力劳动较多,腰部活动范围较大,腰椎受损伤的机会也较多。相比之下,女性因生理活动规律,如月经、怀孕和分娩等,可能会影响腰椎的功能。
体型也是腰椎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更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肥胖者,尤其是股部肥胖者,由于脂肪组织较多、肌肉组织较少,股部重量的增加加重了腰椎的负荷,从而增加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瘦弱者由于肌肉组织较少,肌肉力量较弱,对腰椎的保护和加固作用较弱,易发生腰肌劳损,从而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寒冷潮湿的工作、生活环境容易导致腰部肌肉炎症、水肿,影响腰椎功能,从而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腰椎病至关重要。
遗传因素也是腰椎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家族中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的人,其发病率比家族中无该病的人要高出许多。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腰椎结构异常,从而增加腰椎病的风险。
发育异常,如腰椎骶化、腰化、骶椎隐裂、椎弓崩解等,会影响腰椎的正常功能,给腰部肌群增加额外的负荷,从而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对于有发育异常的个体,定期进行腰椎检查和康复训练尤为重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