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卷风是一种涡旋现象,空气绕其轴快速旋转,形成一个从地面伸向云层的强烈气流柱。龙卷风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大气条件,首先是不稳定的空气层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这些气流在急流影响下进一步增强,然后与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变的风相互作用,在对流层中部开始旋转,形成中尺度气旋。随着气旋向地面发展和向上伸展,一个小面积的增强辅合在气旋内部形成,产生龙卷核心。最终,当发展的涡旋到达地面高度时,地面气压急剧下降,风速急剧上升,形成龙卷风。
美国被称为“龙卷风之乡”,每年会发生1000到2000个龙卷风,且强度大。这与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大气环流特征有关。美国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还有墨西哥湾,大量水汽从东、西、南面流向美国大陆,容易导致雷雨云积聚。美国主要处在中纬度,春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使得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美国大陆输送,从而形成更多的龙卷风。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一种涡旋现象,外形像一个猛烈旋转的圆形空气柱,从浓积云或积雨云中伸向地面或水中,颜色有乳白、灰色、黑色等。龙卷风的风速强,能达到每秒150至200米,移动速度最快可达每小时90至100公里。龙卷风分为6个等级,F0级和F1级属于相对较弱的龙卷风,F2级至F3级属于强龙卷,F4级和F5级属于猛烈龙卷,F6级为最高级别。
龙卷风一般产生于中低纬度低层大气不稳定的地区,除美国之外,加拿大、墨西哥、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印度等国也有发生龙卷风的机会。我国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华南和华东地区,南海的西沙群岛上也时有发生。气象卫星可以提供一定的预告,尤其是用同步卫星拍摄的云层照片,可监视龙卷风的发生,结合卫星和雷达的连续观察,可在龙卷风发生前半小时发布警告。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