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的基本问题最早由恩格斯在其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明确提出。他精辟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论断对人类几千年的认识史和哲学史进行了深刻的概括和总结。
恩格斯在探讨这一问题时,追溯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历史演变,指出这一问题贯穿于人类整个认识史和哲学史,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他进一步阐释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具体展开,揭示了哲学的时代特征。在远古时代,这一问题以“萌芽形式”出现,体现在人们对灵魂与肉体、灵魂对外部世界关系的探索,以及“灵魂不死”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中,这些都反映了原始人处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能力。
古希腊和罗马时代,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以“朴素形式”呈现,人们开始思考世界的本原是“原初物质”还是理念。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则在这一问题上表现为神与世界的关系,同时,唯名论与实在论之间的争论在神学的掩盖下展开。
到了近代,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获得了“完全形式”,主要关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近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的紧密联系,从而为我们理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