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布置作业,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作业的设计要少而精。教师需要在充分把握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及学生学习状况的前提下,有目的地设计作业。每一次的作业,不仅在数量上要精简,同时在训练角度上也要细致,题型尽量避免重复,确保训练的针对性。
同时,作业应具有开放性,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顺应了自然、社会及网络普及的趋势。语文作业的开放性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活化。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见识少,活动范围小,知识面狭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有意将作业延伸到课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了解社会,接触生活。二是课内外阅读一以贯之。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阅读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文化底蕴不足。因此,构建语文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新格局,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分层作业布置。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基础作业;对于中等生,布置巩固性作业;对于优等生,布置综合性作业。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有所提高。
有效的检查与反馈也是提高课外作业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批改。批改不仅可以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还能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教师还应利用多种方式与渠道进行反馈,如课前讲解与表扬,部分学生集体反馈,个别学生单独辅导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教师应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用心体会作业的内涵与布置、调控的艺术,从而有效布置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外作业对教学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