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孤求败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笑傲江湖》、《鹿鼎记》中的人物。他因名字独特和传说中无敌于世的剑术而闻名。根据记载,独孤求败一生使用过五种剑,分别是无名利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木剑和无剑,代表了他剑术的五个不同境界。
“独孤九剑”显然属于“无剑级”境界,无法用玄铁重剑施展。在独孤求败的剑冢题词中,对无名利剑评价为:“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神雕侠侣》中提到,杨过初练玄铁重剑时,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留下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个字,感受到其深奥的剑招远超世间其他剑法。
独孤求败的武学境界达到极高的水平,只求一败。杨过和令狐冲通过他的一技最终成为超一流高手。独孤求败的遗言是:“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这表明独孤求败的武功如神话般高深莫测,一生如神话般璀璨夺目,人生境界渐进神境。
从独孤求败的名号推断,他曾成魔,桀骜不驯,不为世人所理解。晚年他物我两忘,自称“剑魔”。他的遗言体现了他无悔于一生,无愧于剑道。后人追思,心驰神往。独孤求败最终埋剑弃招,返璞归真,一切归零。生来空空如也,最后还是空空如也,这是金庸要借独孤求败传达的人生哲理,也是庄子遗留的思想。
这种境界在金庸小说中只有独孤求败达到了,他的隔世弟子杨过和令狐冲离此境界尚远。杨过黯然销魂掌必须配合心情,否则不灵,与金轮法王一战后悔未带玄铁剑,说明他离物我两忘、收放自如还差得多。他的武功修为充其量达到“木剑”的程度,尚未真正从心底里弃剑。令狐冲始终不敌东方不败,未练成破掌破气两式,离随心所欲、无迹可寻这种境界也差得十万八千里。
通过他时不时还需回剑防守、面对辟邪剑法不知所措,证明他离真正的“无招胜有招”也有一段距离。此时再回首剑魔,不得不敬为天人,对其人生和武学修为佩服得五体投地。无剑、无招俱为神迹,达此境界者,环顾宇内唯独孤求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