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中,曾流传着“东北三大怪”之说,这三大怪分别是“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俗已经逐渐消失,成为历史的记忆。
“窗户纸糊在外”的习俗,源于东北地区过去的生活条件。当时,人们居住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窗户多为木棂格子窗,由于买不起玻璃,人们便用纸糊在外窗上。这样做的原因在于,窗户纸能保护木制窗棂不受雨水侵蚀和风吹日晒,延长窗户的使用寿命。糊窗户纸的方法是将两张窗户纸中间夹上网状麻绳,再涂上豆油,这样纸干后会更加结实耐用。如今,大多数居民已经换上了明亮的玻璃窗,这种糊纸窗户的习俗已经很少见。
“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这一习俗,反映了东北地区过去的生活状态。在那个年代,生活单调,冬天漫长,乡亲们常在家中猫冬、打牌、抽旱烟。由于没有卷烟纸,烟袋锅抽旱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大姑娘也不例外,叼着烟袋抽旱烟被视为一种怪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习俗已经逐渐消失,现代的乡村中也很难再看到大姑娘叼着大烟袋抽旱烟的情景。
“养活孩子吊起来”的习俗,是指将新生婴儿放在“悠车子”中摇晃,以代替母亲抱着看护。这是一种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能解放母亲劳动力的方法。悠车子是一种长椭圆形的床,可以吊在天棚木杆上,小孩躺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如今,尽管还有少数乡村继续使用这种方法,但这种习俗已经逐渐被淘汰。
这些“东北三大怪”是东北地区过去独特的生活习俗的缩影。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地区的居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习俗也逐渐消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