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柱梁板混凝土等级不同时怎么浇筑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01 12:53:50
文档

柱梁板混凝土等级不同时怎么浇筑

若柱、墙的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高两个等级及以上,需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构件中,距离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少于500毫米,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建议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这样可以避免因强度差异导致的裂缝等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均匀性和密实性。通常采用泵送入模的方式,实现连续浇筑。若不能一次完成,可留设施工缝或后浇带分块浇筑。混凝土运输、输送入模的过程应连续进行,从搅拌完成到浇筑完毕的时间不宜过长,具体时限需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推荐度:
导读若柱、墙的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高两个等级及以上,需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构件中,距离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少于500毫米,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建议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这样可以避免因强度差异导致的裂缝等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均匀性和密实性。通常采用泵送入模的方式,实现连续浇筑。若不能一次完成,可留设施工缝或后浇带分块浇筑。混凝土运输、输送入模的过程应连续进行,从搅拌完成到浇筑完毕的时间不宜过长,具体时限需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按照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的8.8.3.8条,当柱、墙的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高一个等级时,可以通过设计单位的确认,将柱、墙位置梁、板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使用与梁、板相同的设计强度等级进行浇筑。这种做法可以有效节省材料,减少施工难度。

若柱、墙的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高两个等级及以上,需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构件中,距离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少于500毫米,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建议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这样可以避免因强度差异导致的裂缝等质量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均匀性和密实性。通常采用泵送入模的方式,实现连续浇筑。若不能一次完成,可留设施工缝或后浇带分块浇筑。

混凝土运输、输送入模的过程应连续进行,从搅拌完成到浇筑完毕的时间不宜过长,具体时限需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混凝土浇筑时,布料点应尽量接近浇筑位置,避免混凝土下料冲击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建议先浇筑竖向结构构件,后浇筑水平结构构件,且浇筑区域平面有高差时,应先浇筑低区部分再浇筑高区部分。

混凝土裸露表面应分别在初凝前和终凝前进行抹面处理,以保证表面质量。结构面标高差异较大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反涌,并按“先低后高”的顺序浇筑。

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如需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且不得超过规定时限,超过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在作业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布料均衡,及时观察和维护模板及支架,避免移位。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对模板内钢筋、预埋件及其定位件造成不利影响。

文档

柱梁板混凝土等级不同时怎么浇筑

若柱、墙的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高两个等级及以上,需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构件中,距离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少于500毫米,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建议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这样可以避免因强度差异导致的裂缝等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均匀性和密实性。通常采用泵送入模的方式,实现连续浇筑。若不能一次完成,可留设施工缝或后浇带分块浇筑。混凝土运输、输送入模的过程应连续进行,从搅拌完成到浇筑完毕的时间不宜过长,具体时限需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