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青蛙繁殖的季节,雌蛙会将卵产在水中,雄蛙则会释放精液,精卵在水中结合受精。受精卵会在卵膜内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后,会孵化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外形呈纺锤状,没有四肢,也无口和内鳃,仅有一条扁长的尾巴,头部两侧则生有分枝状的外鳃,它们会附着在水草上,以卵黄内的营养为食。
随着时间的推移,蝌蚪开始长出嘴巴,能够摄取水中的微生物为食。接着,外鳃消失,内鳃逐渐长出,身体表面也出现了侧线,心脏也从一心房一心室发展为一心房二心室。此时,蝌蚪的外部和内部结构都与鱼类相似。
大约四十天后,蝌蚪开始经历更为显著的变化。它们开始长出后肢,随后又长出前肢,尾巴逐渐缩短,内鳃也逐渐消失,肺部开始形成。心脏结构也由一心房二心室转变为二心房二心室。经过这些变化,蝌蚪不再像鱼,而是变成了小小的青蛙。
此时的幼蛙已经能够离开水生环境,登陆到陆地上,继续成长发育为成蛙。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不断调整,逐渐适应了陆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