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施工一级控制计划(总计划)旨在通过全面规划和组织,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这一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一、增值点
1. 项目策划旨在通过科学的规划,为项目建设和实施带来增值。
2. 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核心在于通过设计与施工的有机集成,实现项目增值,多数采用变动总价合同。
3. 信息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信息传输组织和控制,为项目建设带来增值。
二、纲领性文件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是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 质量手册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纲领性文件。
3. 施工组织设计是直接指导现场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和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三、具体方法
1. 建安工程价款动态结算方法包括按实际价格结算、主材计算价差、竣工调价系数法、调值公式法等。
2. 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偏差分析方法有横道图法、表格法、曲线法。
3.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较法、比率法、因素分析法等。
4. 工程质量统计方法包括分层法、因素分析法、排列图法、直方图法等。
5. 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专家调查法和安全检查表法等。
6. 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7. 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包括回收利用、减量化处理、焚烧、稳定和固化、填埋等。
8. 合同实施偏差分析方法有鱼刺法、因果关系分析法、成本量差、价差、效率差等。
9. 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有实际费用法、总费用法、修正的总费用法等。
四、核心要素
1. 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
2.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3. 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核心在于定期进行项目目标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
4. 施工成本控制的核心是分析,纠偏是最实质性一步。
5.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核心工作是通过编制总进度纲要论证总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6.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核心机制是动力机制。
7.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以施工技术方案为核心。
8. 事前预控以施工准备工作为核心。
9. 承发包人之间的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通常分为验收准备、初步验收和正式验收三个环节,监理工程师是竣工验收的组织协调核心。
10.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纵向是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是各个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1. 一级要素、二级要素、核心要素、辅助性要素。
12. 详细评审是评标的核心,是对标书进行实质性审查,包括技术评审和商务评审。
1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的核心手段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处理平台。
五、涉及阶段
1. 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业主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实施阶段全过程,设计方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在设计阶段,供货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在施工阶段,二者均涉及实施的其他阶段。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涉及项目整个实施阶段,属于业主方管理范畴,如果采用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业主方也可委托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编制管理规划。
3. 质量的形成过程包括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质量需求的识别过程主要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质量目标的决策是建设单位或项目法人的质量职能,前期可以委托咨询机构、设计单位或建设工程总承包企业,但不改变业主或项目法人的决策性质。
4. 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包括多层次结构和多单元结构。
5. 施工质量计划由施工承包企业进行编制。